十年磨一剑!这群 青年科研人员破解河蚌开合之谜

2023-07-10 06:55:06 来源:中国青年网

俞书宏院士(中)与年轻科研人员合影。李晓萌/摄

河蚌是一种常见的淡水蚌类,滤食时,两片外壳会重复开合运动。两片外壳连接部位为铰链,其承受反复运动和变形的过程进入了我国科学家的研究视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从中受到启发,他们联合同校的吴恒安教授团队,揭示双壳纲褶纹冠蚌铰链内的可变形生物矿物硬组织的耐疲劳机制,提出了一种多尺度结构设计与成分固有特性相结合的耐疲劳新策略,为未来耐疲劳结构材料的合理设计和制备提供了新的见解。成果于前不久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上。

一位审稿专家高度评价该工作,称“这无疑激发了对生物复合材料的进一步研究,以设计耐疲劳性能增强的新材料”。

从最初发现到最终论文发表,这项研究已经走过10年,背后离不开一群青年科研人的探索和付出。

研究起始于俞书宏院士2013年的科研探索,团队注意到河蚌外壳珍珠层和铰链部位微观结构的差异。2015年,茅瓅波副研究员从他的师兄刘蕾那里接过这项工作,继续开展河蚌铰链的解析,但一直没有达到俞书宏院士期望的科研完成度。2017年,茅瓅波博士毕业后,和同年入学的师弟孟祥森开始合作继续推进这一研究工作,没想到,这一做又是6年。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俞书宏院士及其团队提出一种新的“组装与矿化”联用的介观组装合成方法,从源头模仿天然贝壳珍珠层的形成过程和化学组分,并在国际上首次成功矿化合成人工珍珠母材料。

他们还发现,相比于天然珍珠母长达数月的形成周期,人工珍珠母合成只需要两周左右的时间,相关研究成果当年发表在《科学》上。俞书宏说,通过对生物材料微观结构的细致观察和深入研究,可以发现多级有序结构对材料宏观性能的提升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一发现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我们要向自然学习,河蚌为新材料的研制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俞书宏院士常用“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这3个词总结他领衔的仿生材料研究团队的期待和目标。

他认为,要学会发现自然界神奇的生物材料的特殊性质,再通过解析自然材料,特别是生命体所创造的具有复杂结构的生物材料,弄清楚材料组成、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指导科学家在仿生领域开展更多的探索研究。

“人工材料难在制备,自然材料难在解析。”茅瓅波说,“从自然界获得的天然生物材料,它们组成未知,其结构设计是从宏观尺度直达分子尺度。想要把如此复杂的材料结构以及性能之间的联系说清楚,十分具有挑战性。”

他举例介绍,河蚌铰链部位包含折扇形矿物区域,外壳在开合过程中,铰链整体会发生较大的变形,而脆性的碳酸钙并不能承受大变形。这背后的神奇原理引起团队注意。

团队回忆,10年前的测试仪器很难实现对材料精细结构表征的要求。近年来,得益于国家和学校在硬件方面加大投入,研究团队也有更好的平台、条件去实现目标。

例如,在研究铰链微观结构过程中,需要研究人员分析材料各个微区的晶体学取向,得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连续做几百次测试。为此,生命科学实验中心负责单晶衍射仪的朱中良老师不仅陪着团队成员熬夜测试,还主持搭建了一个自动测试平台,极大减轻了实验负担。

在仿生材料研究领域,除了掌握化学材料相关知识,也需要对生物学、力学、数学方面的知识有所掌握。这也是研究的难点之一,要求研究人员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能力。

俞书宏院士说:“天然材料,特别是生物材料,它的结构非常复杂。在研究的时候需要我们具有跨学科的知识储备。”俞书宏经常指导刚进入实验室的同学,鼓励同学们在仿生材料领域发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并开展研究工作。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了解到,该成果联合攻关团队的硕博研究生平均年龄不到31岁。在俞书宏院士看来,长达近10年的研究工作,离不开青年科研人员对基础科学长期研究的坚守和信心,这也与他一贯提倡的“甘于坐冷板凳”和“勇于做从0到1的科研”理念高度一致。他说:“正是大伙对科研方向的远见、传承和坚持,最终才能够取得又一突破性的成果。”

近年来,随着小型智能化的可穿戴电子设备技术发展,产品柔性化已成趋势,折叠屏、折叠手机逐渐进入日常生活。但是,要想真正实现可靠的“柔性”性能,目前还存在亟须解决的问题。

95后博士生孟祥森举例,研究中从河蚌铰链可变形生物矿物中提取的耐疲劳结构设计策略,对于需要使用脆性基元、但又不得不承受一定形变的柔性功能材料的创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俞书宏认为,仿生材料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广阔,通过全新的设计理念,能创制出新的具有更优越性能的新材料,在航空航天、特种环境、防护等领域发挥出独特的功能和应用价值,这也是团队未来努力的重要方向。

让团队欣喜的是,他们目前已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联系,以获得更多“稀奇古怪”的生物样品。俞书宏说:“大自然就像奇妙的‘合成工厂’。未来,我们希望将这些低成本、环保型、可持续的生物基础材料推向实际应用,我们也有信心创制一系列仿生新材料,把传统材料的性能提升至更高水平。”

卢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

标签

郴州安仁文旅项目集中开工 总投资1000万元

3月16日,安仁县举行文旅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县委书记王洪灿在开工仪式上宣布:湘南起义旧址群——朱毛井...

2022-03-20 15:40:46

2022年郴州计划重点推进文旅项目101个 总投资354亿元

3月16日,我市举行全市文旅项目和城市大提质大融城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市委书记吴巨培宣布项目开工。郴州...

2022-03-20 15:39:41

宿州泗县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擦亮城市品牌

近年来,泗县以争创安徽省文化旅游名县为目标,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努力擦亮水韵泗州 运河名城城市...

2022-03-20 15:38:59

汽车零部件产业“领头羊” 锦州力争一季度“开门红”

3月16日,记者从锦州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领头羊——锦州万得集团获悉,今年前两个月,企业订单充足,正铆足...

2022-03-20 15:37:41

油价或有望冲击“九元”大关 宁波新能源汽车市场如何

新一轮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于3月17日24时开启,油价或有望冲击九元大关。前一天晚上11点,鄞州区不少加油...

2022-03-20 15:34:38

从水塘到“云”端 全国最大高邮鸭养殖基地实现智慧养殖

随着新一代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以新兴技术推动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正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1个人能...

2022-03-20 15:33:17

淡季不忘引流 京郊民宿市场有望迎来回暖

旅游淡季中的京郊民宿有望成为市场中最先复苏的板块。3月17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虽然正值旅游淡季...

2022-03-20 15:32:01

镇江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闯出“镇江之路”

从烹饪江鲜河豚的个体小饭店到规模化的江岛乡村旅游产业集群,从白兔草莓丁庄葡萄的单个农户种植到茅山...

2022-03-20 15:31:11

总投资30亿元 盐城东台8个重大产业项目相继开工

总投资30亿元的精密电子元器件项目、同益电子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金利美精密组件项目、天永智能设备项...

2022-03-20 15:30:13

去年南京规上信息软件业企业实现营收7577.28亿元 同比增长10.3%

市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市规模以上信息软件业企业共1662家,较上年同期增加321家,实现营...

2022-03-20 15:28:57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太平洋粮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2016495号-17   联系邮箱:93 96 74 66 9@qq.com